根據麻省理工大學的新報告,該校的研究人員發(fā)明了一種新的魚群探測方法——一個遠程傳感器系統(tǒng),可以幫助科考人員尋找深潛于海面以下的魚群,并協助確定魚群數量是否減少。
一直以來,許多環(huán)境學家和科學家都相信,全世界海洋中的魚群正在減少,速度驚人。研究人員把這種減少的原因歸結于過度捕撈和統(tǒng)計的失誤。而統(tǒng)計不精確原因之一就是海洋的黑暗,你不知道在海底究竟發(fā)生了什么 。
過去,研究人員也有一些探測魚群的傳感系統(tǒng),但其探測范圍只局限在100m2的范圍,而麻省理工的這種新型傳感器系統(tǒng)則將此范圍擴大到10000m2,并且還可以有效地追蹤魚群大小、數量。過去,一條魚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可能只不過是一個像素,而現在,則是整個屏幕。
無論是新的方法還是舊方法,都依賴于聲納技術,它可以定位物體,通過物體發(fā)出的聲波。過去的傳統(tǒng)技術,科考船發(fā)送高頻聲納波束到海里,在這里聲波會損失很多,相較之下,新的系統(tǒng)使用超低頻聲納,可以追蹤更大距離并仍然能夠返回有用的信息,其信號仍然很強,可以“照亮”更大面積海洋,比先前的方法大了100萬倍,圖像每秒都可更新,這樣,就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快速跟蹤魚群,監(jiān)測其數量和外形的改變。
這項技術早并不是為了研究魚群而開發(fā)的,研究人員本來是準備用其去研究紐約長島南部水域的大陸架結構的,尋找海洋底的遠古河床,但是當他們第一次使用時,,他們的搜索圖像中沒有顯示任何何床,卻看到了魚,成百上千萬只魚。第一次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屏幕看到由大量的魚群形成的圖像。